今年以来,工信部持续加大对APP侵害用户权益的整治力度,先后三次组织对重点问题开展“回头看”。前期,重拳整治了APP违规调用通信录、位置信息以及弹窗信息骚扰用户等问题。近期,针对用户反映强烈的APP超范围、高频次索取权限,非服务场景所必需收集用户个人信息,欺骗误导用户下载等违规行为进行了检查,共发现包括腾讯视频、小红书在内的38款热门APP存在问题。上述APP应在11月9日前完成整改,逾期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工信部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置并予以行政处罚。(11月3日 《中国青年报》)
在我们的日常中,安装天气APP被要求访问通讯录,下载健身APP被要求访问手机相册……不同意就被拒绝安装使用,用户被占据优势地位的APP频频“勒索”。很多APP无视监管部门的整改要求,有令不行,无视保护个人信息的大势,依然违规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滥用平台权力,这反映出的是一些APP唯利是图的傲慢和相关平台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个人信息是一种资源,我们不否认前期收集一些必要的个人信息是相关企业开展服务的基础,但是过度、超范围乃至强制索取使用个人信息,既违背了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也侵害了个人权益,给个人隐私的泄露带来了风险。说到底,企业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主要目的在于希望用其牟利。但个人信息不应是谁都想吃上一口的“唐僧肉”,不能任由相关企业违法违规利用个人信息变现牟利。
工信部回头看,再一次点名通报企业整改不到位的情况,表明了其鲜明的态度,也表明信息保护成为治理常态化的一部分。对漠视整改要求,无视个人信息保护大势的APP以及落实主体责任不到位的平台,必须严肃处理,让这种掌握市场优势的傲慢,以及傲慢下的种种违规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
随着个人信息保护、数据安全意识日渐提升,消费者越来越重视个人隐私。在平台经济反垄断脚步不断加速的当下,加强数据安全管理成为反垄断的重要内容。这也有力地提醒了相关平台和企业应当顺应大势,转变商业模式,用优质的服务来获取用户注意、赢得利润,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光明正大地走上康庄大道,而不是继续走违规收集、获取、使用个人信息“变现”的歪门邪道。